在风光宜人的意大利海滨城市撒特瑞特城,麦格尔湖夏季斯特拉迪瓦里名琴艺术展的主办者按照提琴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集中展示了斯特拉迪瓦里时代不同时期提琴制作工匠们卓绝的提琴工艺作品,使参展者仿若走进了意大利提琴艺术的画廊。
风景如画的意大利北部地区,我们将视野投向三或四个世纪前,克雷蒙娜提琴工匠们卓绝的提琴艺术作品带给世人的喜悦与艺术感染力,一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时代。在这些众多城市之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stresa(意大利北部城市,汉译斯特瑞萨)。
在麦格尔湖沿岸,斯特瑞特城曾经是一个安静的渔村和盛产用于雕刻艺术的大理石原料的乡村。从意大利北部城市而来的火车径直穿过撒特瑞特小城,“东方快车”的乘客由此能欣赏到麦格尔湖美丽宜人的日落湖光景致。在维多利亚女皇到访之前,斯特瑞萨城曾是世界各地游客在此中转的车站。但现在的斯特瑞萨却成为安静暇逸,秩序井然的旅游城镇,各种华贵的旅店在麦格尔湖沿岸绵延数里,形成一条独特的带有意大利建筑艺术风格的流动风景线。
虽然如此,游客到撒特瑞特城并非只为了欣赏麦格尔湖的景致,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撒特瑞特城是“settimane musicali音乐节”的故乡。该音乐节创办于1961年,在每年夏季结束前,撒特瑞特城要举办大约30场夏季巡回音乐会。
在“settimane musicali音乐节”过程中举办提琴艺术展的创意,来自pro-Canale基金会的领导人弗朗西斯卡·皮特拉格先生早年的妙思。pro-Canale基金会的主要作用是向演奏家租用其高品质的意大利名琴,基金会旗下拥有大量的私人收藏的意大利名琴,其中不乏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玛蒂等名贵的意大利古提琴艺术品,所有的名琴主要是满足音乐家音乐会的演出之用。面对音乐爱好者,pro-Canale基金会同样会组织一些活动,鼓励那些没有意大利古琴演奏经验的音乐人士,通过音乐会和提琴展览的途径,对意大利古琴演奏手感与卓绝音色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皮特拉格先生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展览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在1963年“settimane musicali音乐节”中,主办者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提琴艺术展览会――47把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同时出现在公众面前。皮特先生有时会将单独品牌名琴的展示作为古琴系列展览中的特定内容,这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览包括:2001年瓜奈里古琴展和威尼斯提琴艺术作品展。而今年夏天,皮特先生却将目光锁定在斯特拉迪瓦里名琴的身上。
在撒特瑞特城,每年的提琴展览会都会在不同的场所举办,这首先得感谢来自于意大利古老的王室家族保罗米尔家族的慷慨捐助。保罗米尔家族向基金会提供了两座意大利皇室宫殿的展览大厅和一座古意大利城堡,这些各具特色的古意大利建筑的地理位置就在撒特瑞特城附近,而且保罗米尔家族古老的宫殿、城堡与意大利古琴是在同一时代诞生的。这些颇具历史文化传统的古建筑,让我们很难想像还有哪些场所更适合来展示意大利古琴了。
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展在伊索拉·贝拉皇室宫殿大厅曾经举办过,名琴按年代顺序展示的独特创意,使参展者刚步入宫殿大厅的门口便见到了斯特拉迪瓦里最早期的名琴之一――“金色的钟铃”(golden bell),一把体现1686年提琴制作艺术风格的小提琴作品。
“金色的钟铃”并非是斯特拉迪瓦里最早期的提琴作品,原因其制作的时间在1640年左右,所以世人并不把它作为斯氏早期提琴制作艺术特征的最好例证。但我们仍能从它身上看到16世纪晚期典型的克雷蒙娜提琴的外观设计,美丽且具有纯净光泽的外观,紧密的轮廓角度,狭窄的饰缘紧贴于饰缘槽,从而形成一条完美和谐的弧线,这些杰出的提琴作品充分显现出不同于阿玛蒂时代的提琴制作工艺风格。
“金色的钟铃”是如此的完美,以致于参展的观众在它面前留恋不已,但在参展的众多“提琴明星”中,一把来自1690年的“托斯卡纳”提琴同样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它是一件著名的提琴作品,在很多提琴著作中都会把它列入其中。“托斯卡纳”提琴现委托由佛罗伦萨(意大利都市名)梅蒂奇家族的贵族们保管。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委托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让这些意大利古琴保持最佳的工艺状态,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与精力。而且,这些古琴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保持住其卓绝的工艺品质。“托斯卡纳”提琴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古乐器带有的磨损的外观,它看起来更像是来自新时期的提琴作品,如果我们不通过佛罗伦萨梅蒂奇家族五重奏的历史图片,我们更不敢确认这把古琴竟然诞生在17世纪末期。
沿着历史的轨迹,接着进入我的视野的是此次展会唯一的一把来自1698年的“森诺驰圣徒”(saint senoch)大提琴。乐器强有力的外观设计,以及它缩小的尺寸,让我们很难想像其最初的形制。提琴的中腰是如此的修长,这些都证实了后世人们对大提琴长度的观点的推测,在提琴面板两侧的F孔体现出华丽的图案设计与斯氏名琴时代卓绝的雕刻工艺,在F孔的上下两端,锋利的刻刀勾画出一条完美的弧线。
接下来被展示的提琴是来自1702年的“conte de Fontana”小提琴,直到小提琴演奏家David Oistrakh去世前,该琴一直被David Oistrakh所演奏使用。这把名琴的外形是非常迷人的:它非常接近“梅蒂奇家族”保管的古琴形制,且有别于16世纪末其他意大利古琴的外形。所有这些特征意味着这件提琴作品或许诞生在更早期斯特拉迪瓦里时代,但它的外观设计更像是受到了阿玛蒂时代提琴制作艺术的影响。显而易见,提琴的面板是由一块单独的云杉木制作而成。这把意大利古琴曾在1987年的克雷蒙娜展出,一起展出的名琴还有来自1716年“波塞尔”(berthier)古琴,在撒艾库尼(Sacconi)的《斯特拉迪瓦里的秘密》著作中,曾专门介绍过这把意大利古琴。
展览会的实力之一同样体现在是要把在连续年代制作的三把小提琴进行比较,其中保括来自1707的“rivaz”,1708的“ Elisabetta Petrovna” 和 1709年“Nachez”。
斯特拉迪瓦里在此时期也逐步进入到了他提琴制作艺术的黄金时代。这些意大利古琴充分展示出斯特拉迪瓦里时代提琴制作形制的发展以及制作家探寻卓绝音色品质的过程。这些古琴看起来形制是相似的,但仍然存在很多的细微差别:尽管撒特拉迪瓦里一直构想他的提琴作品呈现出完美的弧线轮廓,但“rivaz”古琴的下圆部位相对于提琴的上圆和中腰则体现出更为圆形的结构设计特点。提琴的弦轴相对于弦首要更大一点,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显得如此完美。这一外观特征同样在1708的“ Elisabetta Petrovna”古琴上也得到了印证。
斯特拉迪瓦里的黄金时代同样可从两把古琴上得到印证:1715年的“克雷蒙娜”呈现出其颇具胆识的外观设计理念,以及来自1716年或许更为早期的古提琴作品“Marechal Berthier”。这是两把最俱斯特拉迪瓦里黄金时代提琴制作艺术风格的作品,提琴外沿的弓形框架谨慎的扩展到最大的宽度,平直的轮廓线条为声音传输的流畅性提供了更佳的设计结构。这两把古提琴声音的品质是惊人的,由此证明两把古提琴的选用了精品木材且经过了特殊的油漆工艺。
在展览中,1719年的‘monasterio’古提琴与1728的‘milanollo’古提琴显示了斯氏名琴共同的艺术特征,但同样也印证了在斯特拉迪瓦里漫长的提琴制作艺术生涯中,提琴制作艺术在制作形制上的变化与发展,‘monasterio’古提琴表现出绝大多数克雷蒙娜完美优雅的古典提琴艺术特征。修长的饰缘,强有力的旋首设计,以及深奥的雕刻工艺。但提琴的F孔的设计却来自斯氏制作艺术的颠峰时期。‘monasterio’古提琴更加显示出斯特拉迪瓦里晚期夸张大胆的艺术设计思想。提琴的弓架结构是平直、宽阔和修长的,提琴的旋首与外沿轮廓个性鲜明,缺少了早期柔和的艺术特征。这些提琴的F孔相对于斯氏晚期名琴,如来自1734年吉普森中提琴的设计是独特和有趣的,由于年龄的原因,吉普森中提琴的工艺特征已明显的显示出斯特拉迪瓦里的提琴制作艺术已进入了晚期。
撒特瑞特城意大利提琴艺术展的开幕与闭幕同样与两场意大利名琴音乐会同步进行,我们上文提到的remonese’, ‘Marechal Berthier’, ‘Rivaz’ 和 ‘Elisabetta Petrovna’不同时代的名琴都将给音乐会的听众留下深刻的音乐印象。在音乐会之前,由音乐家选择演出的用琴,这就像陪着孩子们逛糕饼店,所有古提琴都是雍容华贵的,但每把提琴都有属于自身的音色特性和品质,选择名琴对艺术家来说同样是件难以抉择的问题,谁不不敢说自己选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古提琴,但这就是主办者的高明之处,在艺术家选择的过程,他们同样也明白了什么才是伟大提琴艺术作品,斯特拉迪瓦里为了在提琴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取得了无可替代的艺术地位。
在麦格尔湖沿岸,斯特瑞特城曾经是一个安静的渔村和盛产用于雕刻艺术的大理石原料的乡村。从意大利北部城市而来的火车径直穿过撒特瑞特小城,“东方快车”的乘客由此能欣赏到麦格尔湖美丽宜人的日落湖光景致。在维多利亚女皇到访之前,斯特瑞萨城曾是世界各地游客在此中转的车站。但现在的斯特瑞萨却成为安静暇逸,秩序井然的旅游城镇,各种华贵的旅店在麦格尔湖沿岸绵延数里,形成一条独特的带有意大利建筑艺术风格的流动风景线。
虽然如此,游客到撒特瑞特城并非只为了欣赏麦格尔湖的景致,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撒特瑞特城是“settimane musicali音乐节”的故乡。该音乐节创办于1961年,在每年夏季结束前,撒特瑞特城要举办大约30场夏季巡回音乐会。
在“settimane musicali音乐节”过程中举办提琴艺术展的创意,来自pro-Canale基金会的领导人弗朗西斯卡·皮特拉格先生早年的妙思。pro-Canale基金会的主要作用是向演奏家租用其高品质的意大利名琴,基金会旗下拥有大量的私人收藏的意大利名琴,其中不乏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玛蒂等名贵的意大利古提琴艺术品,所有的名琴主要是满足音乐家音乐会的演出之用。面对音乐爱好者,pro-Canale基金会同样会组织一些活动,鼓励那些没有意大利古琴演奏经验的音乐人士,通过音乐会和提琴展览的途径,对意大利古琴演奏手感与卓绝音色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皮特拉格先生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展览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在1963年“settimane musicali音乐节”中,主办者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提琴艺术展览会――47把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同时出现在公众面前。皮特先生有时会将单独品牌名琴的展示作为古琴系列展览中的特定内容,这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览包括:2001年瓜奈里古琴展和威尼斯提琴艺术作品展。而今年夏天,皮特先生却将目光锁定在斯特拉迪瓦里名琴的身上。
在撒特瑞特城,每年的提琴展览会都会在不同的场所举办,这首先得感谢来自于意大利古老的王室家族保罗米尔家族的慷慨捐助。保罗米尔家族向基金会提供了两座意大利皇室宫殿的展览大厅和一座古意大利城堡,这些各具特色的古意大利建筑的地理位置就在撒特瑞特城附近,而且保罗米尔家族古老的宫殿、城堡与意大利古琴是在同一时代诞生的。这些颇具历史文化传统的古建筑,让我们很难想像还有哪些场所更适合来展示意大利古琴了。
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展在伊索拉·贝拉皇室宫殿大厅曾经举办过,名琴按年代顺序展示的独特创意,使参展者刚步入宫殿大厅的门口便见到了斯特拉迪瓦里最早期的名琴之一――“金色的钟铃”(golden bell),一把体现1686年提琴制作艺术风格的小提琴作品。
“金色的钟铃”并非是斯特拉迪瓦里最早期的提琴作品,原因其制作的时间在1640年左右,所以世人并不把它作为斯氏早期提琴制作艺术特征的最好例证。但我们仍能从它身上看到16世纪晚期典型的克雷蒙娜提琴的外观设计,美丽且具有纯净光泽的外观,紧密的轮廓角度,狭窄的饰缘紧贴于饰缘槽,从而形成一条完美和谐的弧线,这些杰出的提琴作品充分显现出不同于阿玛蒂时代的提琴制作工艺风格。
“金色的钟铃”是如此的完美,以致于参展的观众在它面前留恋不已,但在参展的众多“提琴明星”中,一把来自1690年的“托斯卡纳”提琴同样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它是一件著名的提琴作品,在很多提琴著作中都会把它列入其中。“托斯卡纳”提琴现委托由佛罗伦萨(意大利都市名)梅蒂奇家族的贵族们保管。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委托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让这些意大利古琴保持最佳的工艺状态,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与精力。而且,这些古琴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保持住其卓绝的工艺品质。“托斯卡纳”提琴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古乐器带有的磨损的外观,它看起来更像是来自新时期的提琴作品,如果我们不通过佛罗伦萨梅蒂奇家族五重奏的历史图片,我们更不敢确认这把古琴竟然诞生在17世纪末期。
沿着历史的轨迹,接着进入我的视野的是此次展会唯一的一把来自1698年的“森诺驰圣徒”(saint senoch)大提琴。乐器强有力的外观设计,以及它缩小的尺寸,让我们很难想像其最初的形制。提琴的中腰是如此的修长,这些都证实了后世人们对大提琴长度的观点的推测,在提琴面板两侧的F孔体现出华丽的图案设计与斯氏名琴时代卓绝的雕刻工艺,在F孔的上下两端,锋利的刻刀勾画出一条完美的弧线。
接下来被展示的提琴是来自1702年的“conte de Fontana”小提琴,直到小提琴演奏家David Oistrakh去世前,该琴一直被David Oistrakh所演奏使用。这把名琴的外形是非常迷人的:它非常接近“梅蒂奇家族”保管的古琴形制,且有别于16世纪末其他意大利古琴的外形。所有这些特征意味着这件提琴作品或许诞生在更早期斯特拉迪瓦里时代,但它的外观设计更像是受到了阿玛蒂时代提琴制作艺术的影响。显而易见,提琴的面板是由一块单独的云杉木制作而成。这把意大利古琴曾在1987年的克雷蒙娜展出,一起展出的名琴还有来自1716年“波塞尔”(berthier)古琴,在撒艾库尼(Sacconi)的《斯特拉迪瓦里的秘密》著作中,曾专门介绍过这把意大利古琴。
展览会的实力之一同样体现在是要把在连续年代制作的三把小提琴进行比较,其中保括来自1707的“rivaz”,1708的“ Elisabetta Petrovna” 和 1709年“Nachez”。
斯特拉迪瓦里在此时期也逐步进入到了他提琴制作艺术的黄金时代。这些意大利古琴充分展示出斯特拉迪瓦里时代提琴制作形制的发展以及制作家探寻卓绝音色品质的过程。这些古琴看起来形制是相似的,但仍然存在很多的细微差别:尽管撒特拉迪瓦里一直构想他的提琴作品呈现出完美的弧线轮廓,但“rivaz”古琴的下圆部位相对于提琴的上圆和中腰则体现出更为圆形的结构设计特点。提琴的弦轴相对于弦首要更大一点,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显得如此完美。这一外观特征同样在1708的“ Elisabetta Petrovna”古琴上也得到了印证。
斯特拉迪瓦里的黄金时代同样可从两把古琴上得到印证:1715年的“克雷蒙娜”呈现出其颇具胆识的外观设计理念,以及来自1716年或许更为早期的古提琴作品“Marechal Berthier”。这是两把最俱斯特拉迪瓦里黄金时代提琴制作艺术风格的作品,提琴外沿的弓形框架谨慎的扩展到最大的宽度,平直的轮廓线条为声音传输的流畅性提供了更佳的设计结构。这两把古提琴声音的品质是惊人的,由此证明两把古提琴的选用了精品木材且经过了特殊的油漆工艺。
在展览中,1719年的‘monasterio’古提琴与1728的‘milanollo’古提琴显示了斯氏名琴共同的艺术特征,但同样也印证了在斯特拉迪瓦里漫长的提琴制作艺术生涯中,提琴制作艺术在制作形制上的变化与发展,‘monasterio’古提琴表现出绝大多数克雷蒙娜完美优雅的古典提琴艺术特征。修长的饰缘,强有力的旋首设计,以及深奥的雕刻工艺。但提琴的F孔的设计却来自斯氏制作艺术的颠峰时期。‘monasterio’古提琴更加显示出斯特拉迪瓦里晚期夸张大胆的艺术设计思想。提琴的弓架结构是平直、宽阔和修长的,提琴的旋首与外沿轮廓个性鲜明,缺少了早期柔和的艺术特征。这些提琴的F孔相对于斯氏晚期名琴,如来自1734年吉普森中提琴的设计是独特和有趣的,由于年龄的原因,吉普森中提琴的工艺特征已明显的显示出斯特拉迪瓦里的提琴制作艺术已进入了晚期。
撒特瑞特城意大利提琴艺术展的开幕与闭幕同样与两场意大利名琴音乐会同步进行,我们上文提到的remonese’, ‘Marechal Berthier’, ‘Rivaz’ 和 ‘Elisabetta Petrovna’不同时代的名琴都将给音乐会的听众留下深刻的音乐印象。在音乐会之前,由音乐家选择演出的用琴,这就像陪着孩子们逛糕饼店,所有古提琴都是雍容华贵的,但每把提琴都有属于自身的音色特性和品质,选择名琴对艺术家来说同样是件难以抉择的问题,谁不不敢说自己选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古提琴,但这就是主办者的高明之处,在艺术家选择的过程,他们同样也明白了什么才是伟大提琴艺术作品,斯特拉迪瓦里为了在提琴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取得了无可替代的艺术地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