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5日星期一

赵聪――水晶琵琶VS盛装民乐

“近年来,我们言必“新民乐”,但肤浅之流也在用他们“机会主义”的行为诋毁这样一个极富价值并具有拯救传统民乐的概念。新民乐:不是民乐+电子音乐,新民乐:不是用一群二胡演奏拉德斯基,新民乐:也不是民乐的演奏者全部穿上吊带短裙。新民乐不是将咖啡和茶搅和在一起就是coffeetea,它应该没这么简单。”

2005年8月,当国内民乐人士尚在为“女子十二乐坊”的新民乐现象唇枪舌战时,韩国仁川国际音乐节的观众早已沉浸在《新编十面埋伏》扑面而来的中国千年历史声浪中,而这惊人魂魄的音乐,正是从我国青年琵琶演奏家赵聪的舞指中飞奔而来。2005年初,赵聪携水晶琵琶点亮中央民族乐团“盛装民族”音乐会,事隔半年,在韩国仁川,人们再次为我国现代民乐戏剧性的艺术张力所震撼。

《十面埋伏》见证“灿烂东方”文化

2005年,赵聪作为惟一受邀的中国音乐家出现在韩国仁川“灿烂东方”国际音乐节舞台上。“在音乐节中,通过中日韩三国音乐的横向对比,中国现代古典音乐的水平不亚于日本、韩国。”――是赵聪参加音乐节最直接的感受。在仁川国际音乐节,赵聪演绎的《新编十面埋伏》反响强烈,韩国媒体评价赵聪的演奏可谓“惊心动魄” ,观众更可感到中国千年历史扑面而来,作品戏剧性的张力令人无法抗拒。在音乐会现场,赵聪端坐于舞台吧凳,现场4万观众随乐曲节奏情不自禁的击掌,面对乐曲的唯美意境如痴如醉。日、韩两国音乐人对我国的现代音乐的发展水平颇感惊异。音乐面前人人平等,赵聪的演奏再次印证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与力量。

赵聪认为,我国传统古曲《十面埋伏》能够延续至今,说明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作品中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使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古代战场,两军相交的杀气和浩大的战争场面。《新编十面埋伏》浓缩了原作的精髓,运用现代配器手段和流行化的感人旋律,使作品具备了更强的戏剧性张力和冲击力。作品在配器中融入了5面中国大鼓,通过电声的声场技术,听众仿若置身在杀气腾腾的古代战场,加上吉他、贝司等电声乐器的色彩,《新编十面埋伏》更具现代音乐的艺术特征。赵聪介绍,《新编十面埋伏》更具人性化的特点,作品中间《霸王别姬》的柔板,运用现代旋律表现虞姬与霸王的生离死别,为作品增添了柔情与悲壮交融的戏剧因素,爱情是永恒的主体,新曲柔板的旋律出现后,竟使现场的韩国音乐人为作品悲剧性的唯美意境潸然泪下。

水晶琵琶点亮盛装民乐

在中央民族乐团推出“盛装民乐”音乐会后,赵聪携水晶琵琶演绎的《新编十面埋伏》立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赵聪平静的说,水晶琵琶在音乐界引起的强烈反响,完全在自己的意料之外,观众或许会更在意“盛装民乐”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但赵聪不想借水晶琵琶来作秀,她更在意追求乐曲本身的高品质内涵。水晶琵琶或许是媒体和市场的亮点,水晶琵琶的舞台视觉冲击力愉悦了观众的眼球,但水晶琵琶的视觉冲击并非绝对优势,当观众透过视听表象,会重新思考器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当听众走出音乐厅,抛开视听元素,能否再次选择你的CD唱片,作品的艺术性和实力也直接体现出来了。如果一张CD唱片不是通过炒作而流传很久,那才是真正的音乐。

赵聪认为,新民乐同样是时代音乐需求的产物。中央民族乐团的“盛装民乐”音乐会,是针对市场和观众需求,而推出的新民乐音乐会。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新民乐之所以会生存,关键因素也是市场与观众的需求。针对艺术的创新,如同美术艺术的发展,凡高的向日葵在当时并不为世人所理解,但事隔一个世纪,凡高在美术发展史中的辉煌地位却已盖棺定论。再者,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不同从前,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艺术审美视角相对要直接和简单,一段单口曲艺相声,都会使人捧腹不已,但随着网络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出现,各种笑话可以随时传播,致使相声艺术也处在了尴尬的境地。同样,现代民族音乐人在屏弃低俗与投机的音乐创作行为后,只有运用现代多媒体音响技术,使自身的作品无论在听觉还是视觉具备更强大的震撼力,才会不断征服市场和观众。

赵聪目前正在策划自己的新专辑,专辑的形式旨在将中国古曲与诗词融合在一起,通过现代配器的手段,重新解读我国博大精神的东方音乐文化,是现代人与古人真正的历史对话。赵聪透露,她会用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段来重新解读诗仙李白的《将进酒》,音乐的演绎与创作更具挑战性。

Musiccat――用品质向市场说话
随着女子十二乐坊蜚声海外之后,赵聪加盟的“音乐猫”女子乐团悄然进军海外。2005年,音乐猫在日本发行同名唱片,首发当日就突破了16400张,创下乐器组合单日销售的纪录,成为今年最红火的中国乐队,在东京、大阪等地的演出也引起轰动。
在赵聪个人音乐事业的发展中,Musiccat应该算作是一个里程碑,赵聪现代音乐的起点也从musiccat开始。可以说,赵聪对musiccat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Musiccat的音乐实践,赵聪认为在其中打开了现代流行音乐的一扇门,古典与流行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古典的高雅并非高不可攀,流行也不会低俗至市井小调,音乐境界高低有别,用“俗”与“雅”介定音乐的品质与风格有显牵强。国际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曾说,“音乐要发展,观众和市场决定了表演形式,但是古典音乐的教育使得我们在演奏现代作品时游刃有余”。
Musiccat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商业运作的成功,乐团的小提琴手周莹为北京交响乐团副首席,笛萧陈悦为中国音乐学院教师,乐团高素质的结构成就了Musiccat的音乐品质。Musiccat制作人曾伟鼓励乐团成员积极参与国际音乐节与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从而树立Musiccat正面的艺术形象。在Musiccat的日本巡演中,得到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协助,众多日本资深乐评人,以及日本YAMAHA乐器公司的器材赞助与参与,皆说明Musiccat在日本音乐市场产生的积极影响。

赵聪解释说,Musiccat之所以未在国内迅速走红,源于制作人曾伟先生开阔的音乐运作视野,Musiccat乐团坚信高品质的音乐作品,会为乐团赢得更持久的生命力与发展空间。Musiccat乐团成员更在意的是音乐的品质,Musiccat乐团能获得市场与观众的认可,并非通过绯闻炒作成为社会焦点。用品质说话,是音乐猫面对音乐市场的箴言。


新民乐绝非舞台作秀

面对时下沸沸扬扬新民乐的论调,赵聪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新民乐是站在古老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上,用现代音乐形式再现古典民族器乐作品的精髓与内涵,使更多的人认知古典民族器乐作品的魅力。虽然现代音乐的配器概念是国外音乐的移植,但万变不离其宗,音乐的核心精神仍是我国古老民族音乐文化精髓。这种民族音乐精神是世界任何音乐无可替代的,新民乐的力量集中体现在这里。”

赵聪认为,新民乐并非身着吊带裙在舞台作秀,面对欧洲音乐市场,如果你的音乐缺乏真正的品质和内涵,投机音乐立刻会被淘汰出局。赵聪肯定新民乐存在的价值,但现代音乐人同时不能抛弃我们古典音乐精髓。古典音乐具有神圣庄严的艺术特质,而现代音乐作品同样具有贴近常人情感需求的戏剧性力量,两者各有优势,并不矛盾。古典音乐面对时代的变迁,同样要创新、发展。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才会延续到今天,部分失传的古曲也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新民乐无论走的好与不好,毕竟使沉寂多年的民乐市场活跃起来,更多社会人群开始关注民乐的创新与发展,新民乐在此意义上,可谓是中国民乐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赵聪担心新民乐也存在弊端,它使人们容易忘记和放弃传统与根源性的传统音乐文化,今日的音乐人应在保留古典音乐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新民乐有值得推广的一面,但其又非常危险,有可能把祖宗世代相传的音乐文化遗产彻底丢弃了,那么民乐的核心精神也就不复存在。

面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创新发展。日本在这方面作的很好。关于东方的古典音乐文化,日本一直将其定格在我国盛唐时期的音乐风格,并严格的预以保护。但面对新民乐的风尚,日本音乐人也会制作出高质量的现代民乐作品,这一点是我们值得借鉴的。

琵琶制作并非刻意出新
在赵聪的音乐世界里,所有的音乐演绎与创作并非为了刻意出新,在古典与流行音乐间,赵聪讲求的是顺其自然。包括赵聪为Musiccat音乐舞美需要而设计的背负式琵琶,都是根据音乐的需要而进行适时的创新与变化。

传统的琵琶在演奏时须将琵琶放置在腿上,坐着弹唱,不适宜现代流行音乐或动感音乐边舞边弹唱的需要。赵聪设计的背负式琵琶克服上述缺陷,可以满足演奏者边行边演奏的要求。这种新型的背负式琵琶,包括琵琶本体、背带和连接琵琶本体与背带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安装在琵琶本体的壳体底部和中部的、位于琵琶本体的纵截面偏左的连接座和与背带两端连接的连接头。此项新型动感背负式琵琶的设计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赵聪是国内首位采用站立式演奏琵琶的创新者,包括著名导演张艺谋设计的雅典奥运会中国文化展示中,都运用到赵聪设计的背负式琵琶。赵聪笑称,设计背负式琵琶完全是为了满足音乐表现的需要,绝非是刻意出新出奇,背负式琵琶其实早在唐代的飞天作品中,早已出现反弹琵琶的艺术形象,所以大家也不必为此感到惊奇和神秘。

谈到水晶琵琶的制作,赵聪笑着说是源于音乐猫的器材需求,当时制作人王安先生为音乐猫设计制作了电琴,水晶琵琶的创意完全出于巧合,当赵聪看到王安先生制作的水晶小提琴后,忽然有了水晶琵琶的创意灵感。水晶琵琶在舞台上的视觉冲击力,更让赵聪欣喜不已。赵聪没想到琵琶如此古典的乐器,会具有如此靓丽的造型和时尚线条。

古典与现代音乐间的行者

在赵聪的音乐概念中,西方的音乐文化讲求外在的表现,而东方音乐则体现出内敛的特质。如同我国的古琴,更是注重音乐的气韵与内涵,或许简单的一个音符,就深刻的触动了听众的心弦。我国的文化突出的是写意,一把琵琶对决西方交响音乐,同样能生动再现战争的宏伟意境,大有四两拨千金之势。西方音乐的外在个性与东方写意文化的碰撞,才是东西方音乐本质上的碰撞。

回顾自己的演艺事业赵聪说,她走到今天状态,源于对琵琶的热爱,“我为琵琶付出的一切,都感到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赵聪笑称琵琶既是朋友,又是她的衣食父母,也是内心情感倾诉的最佳伴侣。淡泊名利的诱惑,爱和执着,成就了赵聪演艺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谈到执着,赵聪感谢母亲早年的教育,母亲在教育中总是给赵聪一个憧憬。记得求学之初,母亲最大的愿望是赵聪能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孩子没有更多的认知度,但现实的目标带给赵聪无尽的动力,赵聪也乐在其中,她笑称每步努力都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了一步。赵聪认为,个人演艺事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自己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成败无绝对的意义,艺海无涯,只有在不同时期调整不同的心态,无论人生得意,还是遭遇困难,都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真正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内涵。器乐演奏要求演奏者具备刻苦精神,又要具备灵性。赵聪在不断执着前行中,成为古典与现代之间执着游走的音乐行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