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族热衷的话题或许是奔驰和比尔盖茨的豪华林肯坐骑,而世界铜管乐发烧友却不得不把视线聚焦在尽显王者风范的巴哈小号上。1918年,当文森特·巴哈仅用300美元购置了一部以脚运作的车床时,这位昔日的小号制作大师凭借其在音乐及工程学范畴的天份,将人们带进了全新意义的乐器制作领域。
1924年,文森特·巴哈生产出第一支巴哈小号时,各界的音乐家便迅速作出响应,认为“这是一支真正的‘斯特拉地瓦里’(Stradivarius)小号,由此这支小号也正式命名为巴哈斯特拉地瓦里(Bach Stradivarius)开始投入生产。巴哈小号的成功激发了文森特的创作热情,当时小号与短号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工作都要由他独立完成。到最后,工艺图纸的设计,生产工序、加工技术的完善与改造,小号配件的组装,商品的目录与价位的拟定都要在他严格的监督下完成。
尽管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巴哈并不想把乐器的制作销售局限在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中。有物证表明,在1925年巴哈创作设计的15种小号与短号的工艺流程图便充分证明了巴哈的抱负与雄心。在制作生涯之初,巴哈就已开始了对旋转式键阀小号的设计与研制工作。没有迹象表明巴哈是否注意到法国小号对美国管弦乐团演奏风格的不利影响。不管他是否考虑过旋转键阀的设计方案能否赢得美国大众的青睐,巴哈设计的键阀式小号最终在美国乐器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
文森特·巴哈出生在离奥地利维也纳不远的巴登·倍温(Baden bei Wien),由于汇聚在此地欧洲职业交响乐团(如维也纳塔恩库斯乐交响乐团)的影响,这一地区古典音乐文化传统源远流长。随着巴哈小号制作艺术的成熟,为了在欧洲推广他的键阀式小号产品,他利用举办巡回音乐会的契机开始了在欧洲各国的旅行考察。通过此次旅行,键阀式小号的独特音色在欧洲职业乐团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巴哈曾在传记中不断地强调旋转式键阀小号在职业交响乐团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笔者在巴哈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他对欧洲职业交响乐团个性化音乐风格的明确阐述,即现在的人们所热衷探讨的个性化“音响”效果。在今天,键阀式小号对德国与奥地利职业交响乐团音响效果的改观与促进作用已成为音乐人的共识。
1961年,71岁的巴哈准备出售他的乐器公司,有12家公司竞相出高价购买。最后文森特·巴哈选择了萨尔玛乐器公司(The Selmer Company),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巴哈与萨尔玛公司及乔治·巴迪(George Bundy)先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巴哈认为萨尔玛公司能够在他的生产制作理念上,为巴哈管乐带来更好的发展。他把所有的生产工具及机器搬到了萨尔玛在印第安娜州的工厂。到今天,世界各地众多的巴哈管乐爱好者再次证实了文森特·巴哈的英明选择。下面这些珍贵的照片所展示的不同时期的巴哈键阀式小号,或许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巴哈小号走过的辉煌历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